MENU

洪山动态

洪山动态 发布日期:2023-12-29 发布者:

我室欧阳亦聃教授参与的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我室欧阳亦聃教授参与的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2023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我欧阳亦聃教授参与的研究“发现在盐碱地上能够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基因”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该成果也入选了近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盐碱地变良田,这是人类千百年的梦。如今,我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让人类朝这个目标更进一步——他们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材料,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有望大幅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于菲菲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洪山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欧阳亦聃等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多家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相关成果2023年3月24日在《科学》和《国家科学评论》发表。

世界范围内存在数亿公顷的盐碱地,优质耐盐碱作物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将有效提升盐碱地产能,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目前,全球在作物耐盐研究方面已取得大量成果,但在作物耐碱机制方面,仍知之甚少。

研究团队对高粱遗传资源进行了全基因组大数据关联分析,发现一个主效耐碱基因AT1。该基因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研究团队还揭示了作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随后的研究发现,AT1/GS3基因在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谷子中的调控机制也高度类似。


该内容仅限
内部人员查看

请登录